地摊货批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地摊货源动态 » 正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义乌非洲商人群像(高清组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2  浏览次数:359

  3月20日,来自喀麦隆的吉黛拉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自己店铺的非洲面具墙前,展示家乡的民族头饰。吉黛拉2011年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店,在这里经营非洲艺术品。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聚集了大量来自非洲的贸易商人。据义乌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有3000多名非洲人常驻义乌经商,约占义乌外商人数的四分之一。

  非洲商人大都从事面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有的初来乍到一个人在这里打拼事业,以家为公司,以办公室为家;有的事业做大了,全家人移居于此居住生活,孩子们在中国接受教育,从小学说汉语,与中国孩子成为小伙伴儿。

  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日益改善的外贸环境,使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将事业和家庭安置到遥远的东方。生活安然于此,此心安处是吾乡。点击进入中外玩具网首页

  3月20日,弗兰克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自己的店铺里。今年40岁的弗兰克来自非洲加纳,两年前开始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进口馆开了属于自己的店铺,把非洲木雕、石雕、面具、手鼓等手工艺品带到中国。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0日,马达加斯加女客商美丽,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她的店铺内介绍她经销的马达加斯加水晶。谭进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0日,希拉和太太在自己公司的办公室内。今年40岁的希拉来自非洲马里,他2001年来到义乌,自称是第一个来义乌经商的马里人,现在他们一家五口都在中国生活。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尼日尔客商哈萨姆,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玩具批发市场,与当地商家新推出的一只声控玩具鸟“逗乐儿”(2012年11月20日摄)。谭进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1日,来自刚果的贸易商卡库勒在自己的商品展示柜前,向记者示范水桶在家乡的用法。一年前来义乌做外贸生意的卡库勒说,塑料水桶是他出口到自己家乡最畅销的产品。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0日,苏拉和太太与两个孩子在义乌家中。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今年36岁,七年前在义乌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现在雇有14名员工。苏拉的公司按照非洲客户的需求在义乌和其他中国城市采购五金产品和日用品,出口到刚果、安哥拉、马里等国家。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聚集了大量来自非洲的贸易商人。据义乌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有3000多名非洲人常驻义乌经商,约占义乌外商人数的四分之一。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0日,40岁的尼日利亚餐馆老板维克多(左)和他的店伙计站在餐馆一角。2011年,维克多在义乌开了自己的小餐馆――“中国非洲之家”。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0日,塞内加尔商人法蒂玛坐在自己的店铺内。法蒂玛2004年来到义乌,从这里出口纺织面料、纱线等产品到非洲。目前她跟丈夫带着11岁的女儿乔美和7岁的儿子阳阳一起生活在义乌。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1日,坦桑尼亚商人雅各布站在他的中国贸易伙伴办公室内的世界地图前。七年前来到义乌的雅各布,目前每年往返非洲三到四次,在义乌的生意主要以采购五金产品、纺织品为主。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20日, 卢旺达贸易商人卡巴辛加在义乌自己租住的公寓里给朋友打电话。今年30岁的卡巴辛加2000年来到中国,为在家乡做贸易的父母采购五金产品。崔新钰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广


    网站首页 | 网站政策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内信(0)     新对话(0)
    | 返回首页 |QQ1055335110 地摊网微信号: dita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