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货批发网
 
地摊货批发网 » 创业 » 技术资料 » 养殖技术 » 正文

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1  来源:创业小项目  作者:养殖技术  浏览次数:472
哈士蟆为两栖纲蛙科动物中国林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但由于野生数量不多,不能满足医药和外贸等方面的需求,故近年来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养殖。    一、林蛙的经济价值    雌性林蛙的整体干制品称“哈士蟆”,具有滋补强壮作用。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的干制品称哈蟆油,又名田鸡油,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成分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含4%左右,糖10%,尚含维生素A、B、C及多种激素,药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    除药用外,其肉可食用,是著名的四大山珍野味之一。而制哈蟆油后的残体,又可作珍贵动物紫貂、水獭等的饲料。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雌蛙体较长,一般7—9厘米,雄蛙5—7厘米。头部图2'蛤士蟆形态图扁平,长宽大致相等;吻端钝圆而较宽,略突出于下颌,吻棱较明显;鼻间距大于眼间距,与上眼睑等宽。透膜明显;大于眼睛之半,鼓膜处有一深蓝色角斑;锄骨齿小(创业网: www.82203.com/);前肢短壮,指细长,指长/顷序为3、1、4、2,关节瘤内外掌突均明显,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或略超过。左右跟部重叠,足与胫等长或略长,蹼发达,四肢有清晰的横纹,皮肤细小颗粒较多,背侧褶成曲折状,皮肤颜色四季变化颇大,春季背和体侧呈黄白色、金黄色、黄棕褐色等。    夏秋两季颜色较深,不规则地分布着圆点形、顺条形、小方形的黑色斑点,两眼间有少数黑色横纹,多数在头的后方有1到3个八字形斑,体侧多为灰色或灰绿色,少数带有疣粒;雄性多为乳白色或深黄色,咽下、胸部和后肢腹面股部均为橘红色,或带有浅灰色不规则的花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横纹大小宽窄差异颇大。鼓膜处有一明显的牛角形黑痣。雄性有声囊,婚垫深灰色(图21)。    (二)林蛙的生活习性    林蛙生活于气候寒冷的山区,多栖息于林区山间河流周围开阔的椴树、核桃楸、榆、柞杂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间。林蛙为两栖动物。陆栖生活时期为5月上旬到9月下旬,其间完全离水生活,活动于远离水源的潮湿茂密山林中;水中生活时期从10月中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约有7个月时间,其间进入水中冬眠及产卵、繁殖。    1、陆地生活时期    当年幼蛙和休眠后的成蛙,从5月初开始约5—7天陆续沿小溪、谷沟离水转向森林,进人夏季森林生活期。幼蛙登陆后逐渐远离水面进入山中,开始陆栖生活,早晚活动,在炎热的中午多成群集聚在湿润阴凉处。幼蛙攀登能力强。2年蛙开始繁殖称为成蛙,4—6年的蛙繁殖最盛。成蛙能攀登、跳跃,还可钻人土中。    成蛙和幼蛙均在森林中活动,栖息在离水边2000米以外处,喜生活在阔叶乔木林或针阔混交林,并生有稀疏的阔叶藻木,地表覆有枯枝落叶,空间湿润,隐蔽而有散光,空气不大流通的山坡中上部。    林蛙在陆栖生活阶段有弱趋光性,善于跳跃,当受阳光直射时则逃脱或隐避。遇到天敌时,异常机警灵敏,以逃避危害,保护自己。主要以昆虫为食,幼蛙的食物与成蛙类同。9月末至10月初,林蛙从山上往山下移动,多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    2.水中生活时期    主要完成冬眠和繁殖后代。    ①冬眠: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林蛙便选择水源充足的河流深水湾、暖水泉或泥洞等处作为冬眠场所,冬眠时多潜入河底石块下,砂砾或水草间,泥洞里及树根下,多为群居。停留在森林里的林蛙,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便选择向阳的山坡,潜入林下枯枝落叶层和土壤里,进行地下冬眠。    ②繁殖:于4月初前后,林蛙进入附近的泥沼中寻偶,一般是前半夜雄蛙呜叫,雌蛙随鸣声奔去,相会后,雄蛙紧紧抱住雌蛙背部,习称抱对。交配2天左右后,于夜间匍伏于浅水处或水草上产卵。雌蛙产卵后,便潜入泥沼的泥沙或水草里,静止不食不动,呈休眠状态,大约10—15天。    ③孵化:卵粒外包有3—4毫米的胶质膜,相互吸附形成卵块,吸水膨大,增至原来的20倍,吸附于水中的枯草根、树皮、石块上,水温达到6℃即可孵化,最适温度为20℃。5天左右可孵化成蝌蚪,温度低于6℃时,孵化时间长达18天之久。    ④蝌蚪的生长发育:初孵化的蝌蚪,靠自身肠管中的卵黄生活,很少游动,靠外鳃呼吸。3天后,活动量增加,口向原肠裂开。口眼形成,长出鳃盖。开始以卵膜为食,经2—3天鳃盖长成,形成内鳃,外鳃消失,形成宽而透明的尾翼,头腹明显增大,长出后肢、前肢。蝌蚪后期尾部逐渐萎缩、消失,逐步演变成幼蛙,登陆地生活。  林蛙  三、林蛙的养殖技术    (一)选场建场    人工饲养蛤士蟆有放养与圈养两种方法。放养法为半野生半家养,即人工繁殖幼蛙,然后放养于一定面积的森林中生活。圈养法是用围墙把哈士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饲养。    1.放养场的选建    放养场宜选择河沟的两山间,有水源的山林里。小溪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以宽1—1.5米,深30—50厘米为宜,或者有四季流水不断暖泉,以及冬季不能冻干涸的沟塘。修建的繁殖场池,由产卵池、孵化池、蝌蚪饲养池及变态池组成。产卵池选择山间河流或暖泉附近,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黄土为宜,总面积一般每亩投放以1000对左右,每个产卵池20—40平方米,池型视地形而定。水深30—40厘米为宜。    孵化池应修在繁殖池场水源的中、下游水温较高处,面积不宜过大,4米X6米的长方形为好,水深50厘米左右。饲养池用于饲养蝌蚪,面积20—30平方米,深40—50厘米,入水中及出水口要设在池子的同一侧,并用石块或塑料薄膜加固,防止被水冲塌。为防止池中断水,可在水池中间或边缘修上安全坑,深度为30厘米,上口直径50厘米,呈锅底形或半圆形,坑内铺上塑料薄膜,用石头压上,防止浮起冲走,一旦池中供水中断,蝌蚪可集中到安全坑内,避免因缺水而干死。变态池是放养进入变态期的蝌蚪,修在放养池地里,池型及面积同饲养池。    2、圈养场的选建    一般选择气候冷凉潮湿,有森林、平地、坡地、河流,环境安静处。饲养圈的大小,视饲养量而定,陆地面积每平方米大约容纳10只成蛙或5000只蝌蚪。围墙一般用砖、铁丝网、塑料薄膜或木板修建,墙向内倾斜以70度为宜,高1.2—1.5米,墙基深50厘米。    (二)饲养方法    人工养殖的关键是选择种蛙。一般选择体形大,体况健壮,无损伤,体背有“人”字型黑斑,腹部呈红、黄色,背部呈黑褐色,3—4龄的中国林蛙作种。捕捉种蛙要在产卵以前,一般于春季3月底4月初出水时捕捉,也可以在秋季捕捉。春季捕捉的种蛙放人产卵池内,使其产卵孵化。秋季捕捉的种蛙放人越冬池中,翌年繁殖。    林蛙放养或圈养,均应加强管理,保证种蛙正常产卵孵化及蝌蚪生长发育。    (三)饲养管理    1.产卵孵化期管理    人工繁殖产卵采用笼式或圈式方法。笼式产卵是将种蛙装在笼式篓筐里,强制在笼里产卵,笼子可用细铁丝编织,规格为70厘米X60厘米X30厘米;圈式产卵法,是将产卵池用塑料薄膜圈起来,使其在圈内产卵。孵化期是人工养殖的关键,一定要防止水枯,控制水温。一般在孵化池上搭设塑料保温棚,并保持池内清洁,防止杂草、藻类滋生。    2.蝌蚪期的管理    (1)供应充足的饲料    蝌蚪属杂食性动物,粗饲料为加工后的羊蹄草、椴树叶及蕨菜等;精饲料为谷物性和动物性饲料两类,谷物性饲料为煮熟的玉米面、豆饼粉、麦麸等,动物性饲料为各种动物体及肉类!一般]5—20天左右的蝌蚪,每天饲喂1—2次;25—30天左右的蝌蚪,每天饲喂3—4次。植物性饲料应煮烂后冷却,动物性饲料应切碎,饲喂时沿水池边缘堆放,每堆50克左右。

[1][2]下一页

  加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创业信息:ditanku

  林蛙养殖技术
  网址: https://www.82203.com

地摊创业网

创业经验,创业项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摊库
添加方式: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添加朋友,搜微信号:ditanku
3、搜公众号,搜微信号:地摊库
联系QQ:1055335110 投稿信箱:1055335110@qq.com

【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术】分享网址:https://www.82203.com/cy/show-1283.html
分享收藏:  创业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  打印 [ 百度收录 ] 关键字:小本创业 养殖技术 

更多资讯

技术资料 » 养殖技术»同类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术创业
• 幸福树的养殖方法和注 • 小龙虾养殖技术 成功 • 大闸蟹名字的来历和养
• 榕树盆景怎么养怎么养 • 2017养殖业养殖什么鱼 • 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衣
• 苔藓怎么养?苔藓微景 • 小乌龟怎么养如何创造 • 风信子开花后怎么处理
• 种公驴和种母驴的饲养 • 狐狸养殖方法_养殖技 • 牡丹花怎么养 如何种
• 芦荟怎么养才长得好长 • 盘点鳄鱼的药用价值 • 水貂养殖技术 (详细
• 育肥鹅的养殖要点_养 • 北京犬_养殖技术 • 博美犬_养殖技术
• 兰花怎么养怎么样才能 • 蜥蜴养殖技术_养殖技 • 樱桃萝卜栽培技术_养
• 中华沙鳅养殖技术_养 • 小龙虾与水稻连作(虾 • 鲑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
• 兔粪的利用:兔粪养猪 • 黄粉虫养殖技术简述_ • 泥鳅网箱养殖技术_养
• 蚯蚓养殖技术_养殖技 • 肉鸽低成本养殖新技术 • 蝎子饲料之鼠妇虫养殖
• 蝎子的养殖技术_养殖 • 蜈蚣的生活习性_养殖 • 水蛭的养殖技术_养殖
• 无公害种草养鱼高产栽 • 毛丝鼠的经济价值和毛 • 麝香鼠的生活习性_养
• 九香虫养殖技术_养殖 • 东方鲎的养殖技术_养 • 貉子养殖技术_养殖技
• 螳螂的养殖技术_养殖 • 牛蒡栽培技术_养殖技 • 黄鳝养殖技术_养殖技
• 乌龟养殖技术_养殖技 • 乌鸡养殖技术_养殖技 • 中华鳖养殖技术_养殖
• 穿山甲养殖技术_养殖 • 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 • 复齿鼯鼠养殖技术_养
• 山瑞鳖养殖技术_养殖 • 刺猬养殖技术_养殖技

新闻视频

 
 
更多..分类浏览
更多..行业资讯

2022淘宝520活动几号到几号

推荐图文
育肥鹅的养殖要点_养殖技术 盘点鳄鱼的药用价值 美味还能补气血壮筋骨_养殖技术
牡丹花怎么养 如何种植牡丹?注意合理施肥、浇水、摘芽等_养殖技术 芦荟怎么养才长得好长得快 芦荟养殖方法_养殖技术
推荐创业
最新文章
广


网站首页 | 网站政策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内信(0)     新对话(0)
| 返回首页 |QQ1055335110 地摊网微信号: dita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