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商业周刊》专访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中央电视台策略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叶茂中,共同探讨数码产品市场资源、推广、营销策略的方向。
以数码产品本身为卖点
上游商业周刊:企业的生存首先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选择,对于电脑城老板来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挖掘市场?
叶茂中:首先是电脑城内的产品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和潜在需求,谁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谁就可以抢占市场,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绝对的产品力就是绝对的竞争力,而对于电脑城来说,更是如此。
同时需要了解产品本身的卖点,如苹果的iPod音乐播放器,“随身可播放的1000首歌”,通过超大的歌曲量满足了目标人群对于随身音乐的需求。这就是市场。
上游商业周刊:当确定满足消费者需求,选定市场和竞争对手时,营销思维上和竞争对手需要“反着走”。对于电脑城老板来说,在电脑城这个销售渠道上,他们通过什么特点来获得市场份额?
叶茂中:其实“反着走”的策略并不是企业的第一选择,可以抓住数码产品本身的特点来占据电脑城这个渠道。如果企业有能力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那理论上就一定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当竞争对手已经足够强大时,则从其“背后”洞察其能力和方法。
上游商业周刊:对于提升电脑城的销售,在您看来是电脑城本身的品牌重要,还是数码产品质量更重要?
叶茂中:在我看来,其实都非常重要。没有好的产品,就留不住消费者;没有好的环境,同样留不住消费者。
数码产品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呈现出一种不断融合和分化的状况,进而开拓新市场。
比如单就相机来说,像素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演变,从最初的傻瓜机到卡片机到单反的技术化升级,都是把技术参数不断升级,是在细分之路上走到极致的尝试。而分化到最终,则呈现出的是分久必合的可能性。
比如说相机的发展。当手机中的摄像功能已经足够满足日常的需求时,就完全地挤压了卡片机的空间,中低端日常拍摄使用手机,高端专业级拍摄使用单反,而这就又造成了一定的市场空白,所以就又出现了“微单”这一细分品类,没有单反的高昂的价格,但其的技术指标又高出手机和卡片机一筹,也迅速开拓了新的市场。
横纵向营销需同时进行
上游商业周刊:对于电脑城来说,面对新产品不断上市,开拓新市场,哪些传播途径能让消费者快速记得?
叶茂中:我认为需要研究目标消费人群平时的媒体习惯,考量接收信息的方式。目前的传播是碎片式的,微博、微信、社交网站、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各种双向的,及时反馈交流。将品牌的传播从单向的灌输式交流,转为互动的,有生命的方式。
比如有一家新的手机厂商,就找了微博红人,运用其在微博上的影响力,做了小成本而相对有效的传播。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文章转载自:地摊货批发网 [https://www.82203.com]
本文标题:地摊货批发电脑城的未来之惑
上游商业周刊:面对传统的营销强调“产品”,现代的营销理念强调客户“服务”,未来的营销趋势将崇尚“体验”这样的改变,这三种营销方式对于电脑城的模式来说,它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叶茂中:这三种理念其实是一体的,没有好的产品,光靠强大的服务和体验也是空中楼阁。产品永远是一切营销的根基,一个好产品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销售额无法达到那么高,但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则不可能实现任何好的回报。
竞争推动着理念的变化,产品的技术发展遇到了瓶颈,就在服务上寻找差异。
当服务上差异逐渐缩小时,体验就显得至关重要。
营销推崇“体验”,一定是在好产品和好服务的基础之上的,产品和服务是根本,体验是差异化。
上游商业周刊:当产品进入市场后,需要重新细分和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当不断地被细分和挖掘后,市场也越来越小。对于电脑城这个市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吗?
叶茂中:其实这不完全是好事。因为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这是一种纵向思维的营销策略。
不断被细分,市场越小,找到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就变得相当困难。
电脑城中的任何一种品类的产品,不断被细分,都会使得这个品类陷入无序的甚至过渡到无意义竞争中。
所以对于电脑城市场来说横向营销的思维也很重要。横向营销,即对产品、市场及营销组合要素在广度上的创新;它方向是不确定的,扩散的。一旦成功,其获得的销售额将极为可观。
在竞争激烈的成熟市场,更需要横向营销发挥创造性的奇迹。在一个过度细分和品牌过多的成熟市场,最有效的竞争方式便是开创新市场或新类别。
除了电脑,电脑城还有什么?
上游商业周刊:其实开拓新市场对于现在的电脑城经营者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现在的行情都不好。你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哪些?
叶茂中: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其他渠道的冲击。在便捷性和价格上,电脑城难以同电商竞争,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各大卖场无疑有更大的优势,这就造成了电脑城目前的尴尬处境。
上游商业周刊:人走我不走,杀出新血路。这是你想提醒企业的一句话。电脑城现在处于尴尬的环境,你觉得它的新血路在哪里?
叶茂中:现在主要渠道是电商渠道和传统渠道,电商渠道偏重价格和便捷,传统渠道偏重体验感。近年电商网站之间火药味甚浓,电商渠道正在进行一轮洗牌。应当深耕电商渠道,并且注意开始布局移动客户端。而传统渠道里受挫最严重的还是数码卖场,份额正被其他渠道蚕食。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进行改变,在价格、成本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实现向服务型导向的转型。
上游商业周刊:电脑城为客户提供服务导向型、增值服务,你觉得它的优势是什么?
叶茂中:我认为主要还是体验、积累、服务。本来购买数码产品的消费者,一般不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既需要实物对比,又需要专业性的建议。
电脑城大多是个体商贩,对产品的优劣比其他卖场的服务员更加了解,因此也最能解决消费者信息不足的冲突。
在营销当中,谁能解决消费者的主要冲突,谁就能够把握主动。可惜的是,目前有的电脑城的商家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欺骗消费者,导致体验很差。
上游商业周刊:在你看来,未来电脑城这种业态会被取代吗?为什么?
叶茂中:有个例子可以参照,即是图书行业,书店纷纷关张的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以往的电脑城之所以火爆,是由于品牌整机的选择少,价格高,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各品牌的配件进行“攒机”,电脑城承担的不仅是购买,更是比较和拼装的功用,只有在电脑城这样的渠道形态中,消费者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选配到自己合适的“组装电脑”。
而现在看来攒机的市场已经日渐式微,笔记本功能的强大化和低价化,和平板电脑等新产品的出现,一是挤压了台机的生存空间,二是使电脑产品愈加的标准化和扁平化。
消费者为什么要去电脑城选电脑?要么是选择多,要么是价格低,但这两条都已被电商渠道完全的控制,那最多消费者就是去线下摸下机子感受一下做工和手感,但很有可能看完了又回家线上下单,这是最现实的问题,犹如书城翻了几眼真书回家电商渠道用6折的价格下单,何况现在网上卖书的还提供试读,而且有的用户体验还相当不错。
电脑城要想让自己不被取代,一定要找到电脑城这个情景,这个环境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现在线下的书店都开始卖咖啡,但电脑城除了电脑之外还能卖什么?
值得深思。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文章转载自:地摊货批发网 [https://www.82203.com]
本文标题:地摊货批发电脑城的未来之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