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0-100元就能做的生意,很多人都想创业,哪些创业项目适合市场,创业者自主创业做什么好,选择适合市场的创业项目最主要,列举了一些精选创业必读资讯。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都说无钱什么也干不了,其实也不完全是。
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绝境逢生50元创业成功
松花江滚滚东去,美丽的江城银妆素裹,但江边的景致却排解不了刘丽华的哀愁。1988年12月30日这天,她牵着6岁大的儿子在江城大桥上徘徊了一个下午,她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绝境。刘丽华已经感受不到凛凛寒风的刺骨,历历往事像铁锤一样敲击着她已经破碎的心。
1983年6月,儿子生下刚刚十几天,丈夫便无情地离她而去。她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与娘家6口人挤住在14平方米的陋室内,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父亲腿脚还有残疾。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作为一个离婚女人,刘丽华的生活难上加难。为拉扯孩子,她兼职缝制服装,一干就是数年。
深夜,背上的孩子熟睡了,刘丽华便开始赶活。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缝制一条裤子能赚0.8元钱,她累得睡着了,扑哧——缝纫机针扎进中指指甲,针尖一断就是三四节,这样累睡了、疼醒了的日子,一天天地重复着,为了拔除经常折在指头里的针尖,她专门弄个尖嘴钳子。至今,刘丽华右手中指仍无法伸直。
缝制服装的微薄收入养活儿子都很难,刘丽华又出现在家附近的砖窑。脱坯、清窑,这本不是一个弱女子该干的营生,可刘丽华硬是咬牙坚持着。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酷夏砖窑内的气温高得吓人,一不小心把手搭在刚出炉的砖坯上,手心立刻连皮带肉粘下来。
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儿子突发肺结核,缺钱无药。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企业又通知停产,刘丽华成了一名下岗职工,连续的打击像冰雹一样砸向她们母子,她感到绝望,感到再也不能承受生活的重压。17时许,她不再徘徊,抱起懵懂的孩子,抬脚跨过冰冷的桥栏,要纵身跃向滚滚的江水。这,已经是她第5次产生轻生念头。
跪坐桥头许多好心人过来帮她
刘丽华领着儿子在江桥上徘徊的时候,一个老者对她的反常举动注意了很久,就在她要纵身一跃的时候,老者快步向前,拦腰把她们母子拽了回来。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孩子,咋这么想不开?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你还抱着孩子……”老者语带关切。刘丽华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望着慈祥的老者,她百感交集。经过老者的一番劝解,刘丽华的心开始平复。可生活怎么继续呢?她一筹莫展地领着儿子跪坐桥头,此时江岸边各工厂的职工陆续下班,二元、三元……工人们轻轻把钱放在她们母子面前。“这些好心人帮了我268元钱,那一幕,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刘丽华眼中的泪花晶莹闪烁。
投资50元走上创业路
好心人的帮助温暖了刘丽华冰冷的心,她决定从头再来,用自己的劳动回应命运的挑战。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回家的路上,她给儿子买了一瓶治疗肺结核的药和一袋奶粉,并决定用好心人帮助的钱创业。刘丽华曾在塑料厂工作,她决定用掌握的技术加工塑料包装。她花50元钱买了一张学生课桌当机身,用皮筋儿代替弹簧,在垃圾堆里拣到一个废电熨斗,拽出里面的云母片当电热条,一台土热合机被她“制作”成功了。没想到合闸试机时,“砰”地一声,热合机烧坏了,刘丽华趴在桌上哭了。邻居老师的儿子是个电工,听完刘丽华哭诉,告诉她,这台热合机缺少调压器,承受不了这样的电压。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刘丽华又在垃圾堆里翻了10多分钟,找到了一个被扔掉的调压器,她的热合机终于能用了。
初创业“饱尝”闭门羹
可刘丽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在哪里生产呢?这时,一位亲戚帮了忙:“我这有个平房闲着,丽华你先住着,房租啥时有了再说。”刘丽华才有了落脚之地。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这间平房离吉林市毛线厂很近,刘丽华知道该厂需要大量塑料包装袋。于是,她骑着破自行车到毛线厂要活,可供销科的人没人理她,“不用、不用,你这姑娘怎么这么烦呢?我们国有大厂不可能用你个人的东西……”一连10多天,刘丽华听到的回答只有这些。
直到一天下午,刘丽华再次来到毛线厂。供销科只有魏科长一人在,他看到刘丽华,起身就要走:“你个大姑娘家,总往这跑啥?你到底怎么回事?”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刘丽华简单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想法,魏科长听完,一声没吭,转身从柜子里甩出一沓塑料包装袋:“1角7一个,能做吗?行,你就先做4000个。”刘丽华心里清楚,魏科长对自己抱有怀疑,她拿起袋子说:“我肯定能做,明天看样品。”
好心师傅帮助渡难关
4000个包装袋,原料费就要530元钱,可刘丽华身上没钱了。她向同学借了50元钱,硬着头皮来到吉林市塑料厂进货。“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我身上就50元钱,我用人格担保,其余货款我肯定还。”刘丽华恳求管货的付师傅。“人格?人格能担保,还要人民币干啥?再说,我根本不认识你。”付师傅一顿抢白,把刘丽华弄得脸像块红布似的。
一下午过去了,货还是没上来,眼瞅着来之不易的订单就要泡汤。刘丽华心一横,付师傅走到哪,她就跟到哪。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付师傅骑车正要回家,刘丽华急了,上去一把拽住付师傅的衣服:“今天你这货必须得卖我,家里还有孩子等着吃饭呢。”付师傅不怒反笑,当他知道情况后,二话不说,叫人追回开票员,把货提给了刘丽华。刘丽华反而不好意思了,硬把仅有的50元钱塞给付师傅,他说啥也不收:“给孩子买点啥吧,有钱了你再还。”
真诚和质量感动客户
刘丽华连夜赶制2000个包装袋,当她一夜未眠,把产品摆在魏科长面前时,整个供销科的人都惊呆了。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他们不相信这样的包装袋出自一个小作坊,更不相信她能接受1角7分的低价,魏科长当即表示先订10万个,10天内做完。第二天中午,魏科长和科里老董找到刘丽华的家。“妈妈,我饿。”儿子一声声叫着,可家里没有吃的,刘丽华正暗自掉泪。魏科长劈头就问:“1角7,你能行吗?”
刘丽华平和地说:“其实,你们平时的进货价是2角6,1角7我根本就赚不到钱,刨去电费、料钱,我只能是给你们加班加点,干搭人工。”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魏科长和老董相视一笑,“那你为什么还接?”“没办法,不接——我连这个活都没有。不过,我知道你们会来找我的。”刘丽华微微一笑。“姑娘,你赢了!”魏科长哈哈大笑,他主动把价钱提到2角4分钱,并让刘丽华先领4000元料钱。
“我当时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来的,支票攥在手里,怕汗水溻湿了;放在兜里又怕丢了。”回到家,刘丽华一把举起儿子欢呼雀跃,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积压在心底的酸楚顺着脸颊扑簌落下,看到妈妈哭了,儿子张开小手拭去她的眼泪“妈妈不哭,不哭……”
凭辛勤淘到第一桶金
做完10万个包装袋,刘丽华蹬着三轮车送到毛线厂,打成大包的包装袋必须送到4楼。刘丽华把孩子放在楼下,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自己扛起大包艰难上楼,这一幕正好让厂长看到。厂长跑到办公室大喊:“那个姑娘是哪个科的?你们这些人闲坐着,让一个女人扛那么重的包!”大家慌忙冲到楼下,帮着她运完了所有货物。之后,毛线厂又把40万个包装袋的活给了刘丽华,这两次活,刘丽华拿到了有生以来赚到的最多一笔钱——1万元。
1989年农历大年三十上午,有5万个包装袋要送到吉林市第二食品厂,刘丽华艰难地蹬车赶去。到时已14时多,工人大多已经下班。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刘丽华只好自己扛货,楼外的铁梯冰冷湿滑,她几乎跪着一步一挪地搬完了所有货物,汗水浸透刘丽华的棉袄,冷风一吹冻得就像铁甲一样。邻居们都忙着做年夜饭了,刘丽华才急忙赶回家里,推开家门,脸盆都已冻成了冰坨,7岁的儿子扑上来说:“妈妈,我做好年夜饭了。”她揭锅一看,一锅夹生饭。刘丽华抱着儿子,眼泪断线般落了下来。
1000元建成个新厂房
8年过去了,1996年6月,刘丽华的生产规模扩大了许多。这时,谁也不知道,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这个每天蹬着三轮车送货的女人,已积累上百万资产。刘丽华决定建新厂,她把厂址选在吉林市昆明街一胡同内。带着12个女工,自己动手建厂。这些原本是下岗职工的女人,在工地上用巨石夯土,自己捡来砖头砌盖厂房。有的女工八九岁的孩子也加入了施工的行列。中秋节到了,刘丽华和女工们终于把工厂建成了,前后花费不到1000元钱。女工们每人从家里带一道菜,在新厂房过中秋。酒杯刚一端起来,女工们的泪都掉了下来。
副市长帮助再渡难关
两年后,刘丽华决定另选址再次建厂。为了省钱,女工们上班时顺路捡砖带到单位,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像燕子一样砌垒厂房;把油墨铁桶剪开、抻直,铺成厂房的棚顶。当时,塑料包装、印刷加工厂很多,但搞彩印的人还很少。刘丽华觉得这是发展方向。可这一次,她遭遇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难题。
彩印机运回来了,可工人谁都不会使用,刘丽华也是一知半解,“刀都上反了,更别提印刷。不到三个月,30多万元流动资金就消耗殆尽了,这次教训让我记忆深刻。”她急得满嘴大。1998年12月22日,刘丽华灵机一动,提笔给当时的吉林市副市长写了封长达万字的求援信,信中倾诉了她多年创业的艰辛和目前的难处,请求副市长帮助她争取小额贷款。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没想到,第二天王庆新副市长就回了信,并帮助刘丽华争取了10万元贷款,即将倾覆的企业终于渡过难关。
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60元创业变百万富翁
1997年8月,一个高中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又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川妹子吴波,含泪离开四川广安农村,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途,没有人能预知他的未来,包括她自己。1997年8月,吴波在江苏南通逛商场时发现,有一种韩国贺卡售价20多元却十分畅销,这一下子刺激了吴波。
因为吴波的外婆是老师,经常收到一些贺卡,吴波从小喜欢拿来比葫芦画瓢自己做,练就了一个好身手,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没想到多年后在南通竟派上了用常她想要留在南通创业就做贺卡,因为她相信她的卡片也一样畅销。她花60元钱买来工具和纸张,几天后,200多张价格便宜别具匠心的贺卡,在商场里卖得很好。一个星期左右,销售出去的卡片,大概是2000多元左右,去掉商场的扣率,算了一下子,也就是60元钱在几天以后就变成了1200多元。
手工做的送给人,比买的现成的卡片更加有意义,所以她的贺卡当时在南通受到青睐。吴波借着教师节的机会,趁势又卖出2000多张贺卡,但是节日过后风光不再,吴波开始考虑新的出路。吴波先是在一家商场里租柜台销售手工贺卡,还教顾客自己动手,并试着制作简单的百合牡丹之类的纸花。她书店里面查阅一些简单的制作花卉的书,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又观察自然花开的形态,然后用纸张表现出来。她说做纸花要有耐心和细心,折叠,弯曲,打皱,粘连等环节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会一种,一般就可以融会贯通。
当时有一些家长带他们小孩或者一些情侣在周六周日或者晚上这段时间来她店里,他们来学做纸花,毕竟是手工活挺好玩的,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生意做不大,吴波琢磨纸艺花卉变通一下还能作为墙面装饰画,然后在变通一下还可以用在婚庆,还可以用在舞台,这样就可以扩展到更多的地方。
2000年三八妇女节,吴波无意中带了一束自己做的玫瑰回家,路过街道办事处时候,突然想起有一件事情需要咨询,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她就走了进去。她也没想到正是这次偶然的经历给她的事业带来发展的转机。当时吴波的纸花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夸她做得好,善解人意的吴波友好送一枝自己做的花给工作人员。他们建议她给下岗再就业人员搞纸花方面的培训。吴波欣然同意,她想积极免费培训下岗姐妹,因为她觉得他们学会后,自己如果以后有订单,他们就能帮上忙。
吴波免费培训数百名下岗姐妹的事情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重视,省市媒体开始关注这个川妹子,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很多想有一技之长想致富的人纷纷找上门来,学习纸艺花卉技术,吴波既能收一些培训费,还能销售一些材料。吴波是个热心的女子,每次上课,她都会一丝不苟非常认真。她说不管做任何加工业务的时候,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省略。
吴波的纸艺花卉赢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花店酒店商场开始要货,纸花年销量达到了80万朵。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2004年12月下旬,吴波的老客户,一个花店老板一次就要求做3万朵玫瑰花,为商场新年庆典做造型。庞大的市场让吴波的事业开始直线攀升,收益也翻了多少倍了。
为了拓展更大的市场,2005年2月4日,吴波就赶到深圳,应邀参加在这里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精品展演,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活动期间要度过春节和情人节,吴波带去了1万朵玫瑰和一些原材料展出销售,并提前两天销售一空。现在她又利用互联网把订单做到了欧美市场,经过七年的打拼,川妹子吴波用仅有的60元踏出的百万财富之路也越走越宽了。
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穷小子无本创业走向国际
罗光明出生在江西省井冈山市永兴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呱呱坠地开始,贫穷便和他紧紧相连。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永兴是老革命根据地,地处偏远山区,祖祖辈辈靠着仅有的土地刨食度日,生活更是贫上加贫,苦上加苦。家中又添了二个弟妹后,年幼的他开始跟着父母一道上山干农活。起早贪黑,一年到头收得的仅有的一点粮食,却不能让全家人果腹。8岁时,罗光明到了上学的年纪,按家里的情况,他根本上不起学校,但没有文化的母亲还是咬牙将他送到了学校,希望他能读书上大学走出这个贫穷的山村。学校离家里10多里地,天不亮罗光明就起床,帮着母亲煮好猪食后,带着一个菜团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再走10多里山路到地里帮父亲干农活。虽然已是上学的孩子,但从小学到初中,罗光明大部分时间都与农活为伴,干活成了他的主业。
刻骨铭心的饥饿、劳累一直伴随着他。可是,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压倒全家人,虽然贫穷,母亲却是很乐观。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有时候,罗光明干活累得倒在地上实在不想起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给他唱山歌,给他设想将来。母亲的明朗乐观,深深地感染着他。望着远山,他向母亲许下自己的愿望:他一定要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定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改变贫穷的强烈愿望带给罗光明无穷的动力。1990年,罗光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罗光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每逢假期就到电器维修部去帮忙打工,自己挣得学费,在县城读完了三年高中。199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厦门大学,读上了自己喜欢的电子工程专业。
从小的劳动,使他养成了勤动手习惯,对于电子技术的喜欢,又让他有了勤动脑的习惯。在厦门大学就读的四年时间里,罗光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时的他,虽然对自己的人生方向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对电子工程技术的兴趣已让他隐约看到了梦想的方向。在大学中,他自己拣过废旧零件动手组装过自行车,不但自己用还送给别人;同学中谁的随身听、录音机坏了,都是他帮忙修理。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1997年,罗光明从厦门大学毕业时,不但成绩样样优秀,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改变:拯救生命的驱驶
大学毕业后,按照自己的志趣,罗光明想在自己喜欢的电子工程技术领域方面发展,可是,一切却并没有如他所愿,许多用人单位并不接收他。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生存的压力迫使罗光明不得不做出新的改变,他必须先找到一份工作,再求事业的发展。1998年5月,厦门市有名的悦华集团招聘中层管理干部,在近1000多人的竞争中,罗光明凭借自己认真、严谨、创新赢得了集团中层管理负责人的职位。可是,按部就搬的坐办室的日子却让罗光明感到枯燥和无味,在这里,他的生命完全静止,没有了流动。
失去创造的乐趣,梦想便找不到飞翔的翅膀。1999年8月,罗光明辞去了在悦华的这份优越工作,回到千千万万的打工仔行列。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命运有时会不适时宜地开人生的玩笑。就在罗光明辞职后的第二天,一件灾难性的事情降临到他的头上:远在江西农村老家的父亲被确诊患了肝癌!当罗光明急匆匆赶回老家,在县城医院看到虚弱的父亲时,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因为没钱在医院住院治疗,父母亲选择了回家治玻工作以后,罗光明每月寄回1000元给父母,靠着这些钱,父亲还能有份药吃维系生命。
在家里住了三天,罗光明起程回厦门,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高中未毕业的弟弟也跟他一道去厦门打工。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临走时,他将工作不久的一点积蓄,全留给了父母。他不敢告诉父母他已辞了工作,更不敢看母亲焦灼不安的眼神。坐在回厦门的火车上,罗光明回想起少年的誓言,想到生命的脆弱,不禁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眼下最需要的是钱。为了挣钱,罗光明降低了找工作的门槛,凡是能马上上班的工作他都一概接受。他找了一份商场营业员工作,又兼职了一份晚间的咖啡厅服务生工作。二份工作干下来,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除留足自己一点生活费用外,他将这些钱全都寄回了老家。
一年过去,父亲的病在药物作用下,没有继续恶化,得到了稳定。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厦门一家工厂打工的弟弟,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患上了和父亲同样的病!罗光明根本不敢相信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除了无助,他只有揪心的难受。
弟弟的病,他不敢告诉父母,没有钱住院,他只好在厦门租了一间像样的房子,让弟弟有个稍好的环境休养。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从此,罗光明变得沉默。他明白,自己再怎么努力的打工,也永远改变不了家人命运。沉浸在无声的悲痛之中,罗光明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他苦苦思索着创业的方向,寻找创业的目标。他多么希望,某一次灵感和机遇能为自己带来商机。
创业:不怕没有钱,只怕想不到
当初,罗光明选择了在超市商场做营业员的工作,是想等机会成熟时,再作另外的打算。现在,责任的压力逼得他连选择机会也没有。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在商场,他在小家电产品柜负责促销导购工作,时间一长,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因为对电器产品感兴趣,在为顾客介绍产品时,他总是显得很专业,讲解得很有耐心,这样一来,他的销售额直线上升。还有更重的是,他在这里获得了创造的乐趣。每当有新产品时,他都要对它们的功能进行研究,从产品的功能和构造,到产品的技术和和成本,他都会搞个一清二楚。除此之外,他还会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发现它们功能的不足,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创意在脑中将它们完善。二年的时间过去了,罗光明在商场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看见一件东西就想去改变它、创造它。
2001年6月的一天,一件小事的发生,让罗光明的命运再一次有了改变。
这天下午近下班时,有一位顾客前来购买用于清新空气杀菌的机器。罗光明向她推荐时下正热销的臭氧消毒机。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可是,顾客却还想要具有过滤空气清除颗粒灰尘的功能。罗光明向她推荐了单独的空气净化机,可是老人又嫌多买一个机器回家占地方,而且价格也贵。最后顾客什么也有买,遗憾而去。顾客走了,罗光明却动起了脑子,商场现有的一些空气净化器跟空气消毒机,都只是单一性的产品,没有综合功能,如果将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这样既能避免顾客买了多种机器在家摆放占地的不便,还能降低成本,让顾客受益。这个想法让罗光明看到了创业的曙光,于是,他开始查找资料,实施这个创意。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中度过。由于室内环境各个因素均会作用于人体,随着住宅不断向空中发展,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开始重视住宅室内卫生。为此,专家们从日照、采光、室内净高、微小气候及空气清新度等五个方面对现代住宅提出卫生标准,因此,家用环保类小家电存在一个广阔的市常当今,国内外空气净化普遍采用HEPA过滤技术、负氧离子、臭氧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技术已十分成熟。
罗光明将这三种技术集中在一起,设计出具有多重功能的空气清新机。高效HEPA过滤网,可过滤空气中99.9%以上的尘埃微粒、花粉、细微毛发、螨虫尸体、烟雾等;采用活性碳,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和脱臭功能;每秒钟散发150万个负氧离子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经过空气干燥后的臭氧,纯度更高,杀菌能力更强。如果每天使用空气清新机3小时以上,对流行性感冒、肺炎、鼻炎、哮喘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产品技术完善后,罗光明设计出了具有人性化、独特外观样机。带着样机,罗光明找到厦门好几个生产小家电的厂家,希望得到认同与之合作。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一连好几天,当初感兴趣的厂家都没有与他联系,罗光明的心揪得紧紧的。担心的一幕在一周后终于出现,几个厂家都回了话给他: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付款我们替你生产,但要双方合作,我们不愿意担风险。
罗光明只好再想办法,找遍了朋友,再将所有与他有过交往的商人在脑中过滤,最后一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香港商人跳了出来。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还是在悦华集团做酒店管理的时候,这位姓林的香港客商来厦门参加“9.8台商展销会”时生了病,罗光明组织人员为他帮忙布展。事后,林先生很感动,留下了一张名片给他。虽然已事隔多年,但是罗光明还是决定试一试。
好运在山穷水尽时开始降临。真是无巧不成书。林先生这时刚好在厦门成立了香港百事(厦门)分公司,投资贸易业务。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与林先生见面后,罗光明讲明了自己的处境,并将父亲跟弟弟同时得了绝症的消息告诉了他,真诚希望林先生能帮助他。林先生虽然感动于罗光明的一片赤诚,但在商言商,他提出要产品有市场反馈时才能投资。这无疑又给罗光明出了难题,产品未生产出来,怎么能看到反馈?情急之中,罗光明猛然想到互联网,他提议,先将产品放到林先生的贸易网上去投石问路。
一个星期后,产品在网上有了反溃香港的几家公司和欧盟国家的一些公司都发来了邮件询问,美国一家公司还发来一封邮件,希望订购500台这样的机器。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虽然只是一笔意向性的业务订单,却带来了林先生跟罗光明的合作。接下来,产品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的检测和认证后,终于开始了生产。
欧洲500台订单成了他们的第一笔业务,就是这一笔业务,赚得了人民币100多万元。有了良好的开端,林先生也信守承诺,与罗光明签订了合作协议。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签完协议的当天,罗光明独自在新的办公室坐了一夜。重负多年的他在此时终于有了一丝宽慰。90年代初期,空气清新机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周期性的消费,市场已非常成熟。互联网带来的商机跟信息,加上林先生多年的贸易经验,使得产品销售渐渐看好。
在空气清新机的基本机型上,罗光明又研发出了超声波加湿机系列、臭氧杀菌加湿机系列。当时,针对非典及一些流行疾病,在HEPA过滤技术的基础上,罗光明又研发出了具有熏香机电热效果的中草药杀菌网。独特的植物花香可消除疲劳、松弛神经;在清新空气的同时,还有着独特药疗保健作用。新产品在国外杂志跟互联网上一亮相,即受到了外国客商的青睐。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2003年7月,空气清新机系列产品已获得了认证,目前,产品正在美国申报专利。与此同时,公司在发展贸易业务的同时,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并已在7月面向全国招收代理商。
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拥有一个清新自然的生活空间是民生所需。没有钱能做什么生意,空气清新机作为环保类小家电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将会赢得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不怕没有钱,就怕想不到,正如罗光明一样,只要抢先一步,就会赢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