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货批发网
 
地摊货批发网 » 创业 » 创业故事 » 正文

孟德芝:下岗女工变刺绣大师年赚千万_农村创业小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7  来源:创业小项目  作者:小商品  浏览次数:2181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成都女歌手李宇春一曲《锦绣》,唱出了千年蜀绣的唯美风采。而另一位成都奇女子,则“绣”出了世界高度:本是下岗女工的她,蜀绣作品两次被收进人民大会堂,2016年百度首页上的“七夕”LOGO,也出自其手;她创办的蜀绣公司年盈利上千万元,产品远销欧美。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她也将众多待业青年、下岗人员打造成了“金领工匠”。

  2006年

  蜀绣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离开蜀绣厂“单飞”闯市场的孟德芝,也带着绣工进驻了文殊坊。

  2012年

  蜀绣市场价比十年前翻了两番,孟德芝带头绣制的巨幅“高原秋色”,被送入人民大会堂。

  18岁时,孟德芝拿起绣花针开始蜀绣生涯,至今已有三十余载。早在1981年,她参与完成的大型双面绣“芙蓉鲤鱼”,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

  自清代开始,蜀绣、苏绣、湘绣、粤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2006年,蜀绣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成都市制定了振兴蜀绣产业、抢救千年蜀绣文化相关规划,郫县安靖镇发展成为成都市蜀绣产业重点区域,目前全成都市的蜀绣绣工远超3000人。

专注蜀绣的孟德芝。

  学艺两年,作品走进人民大会堂

  孟德芝是四川成都人,1961年出生于一个刺绣世家,18岁时她顶替母亲进入成都蜀绣厂,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学徒时光。作为年纪轻轻的绣娘,一开始就喜欢刺绣的着实不多,她们拜师学艺后,全靠老师傅一手调教。师傅肖福兴告诉孟德芝:“人这一生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花了时间,就得对得住这碗饭。”她记住了老师的这句话。

  刚开始学习蜀绣时,手被绣花针扎破是常事。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空调和暖气,到了炎炎夏天,汗珠很容易滴到绣布上,孟德芝她们必须绣上几针就用毛巾擦一把脸;寒冬季节,双手又会被冻得僵硬麻木,捏不住绣花针。

  冷得受不了时,孟德芝只能用装了开水的玻璃瓶暖暖手,再一针一线地绣下去……一幅好的蜀绣作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也非常考验耐心。比如配色,要从上万种颜色的丝线中配出最好的色彩效果。不同的作品,还要运用不同的针法。蜀绣有晕针、铺针、滚针、沙针等122种针法,组合多变。如锦纹针法,绣出的作品就像织出的锦缎一样。想学习蜀绣中最难的绝技“双面异色异形绣”,就要熟练掌握上百种针法!刚进刺绣厂的孟德芝没有什么特别,唯一让工厂前辈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小姑娘“刻苦、勤奋,一心扑在蜀绣上”。当时她就想好好学会这门技艺,将来指望它养家糊口。

  虽然学徒生涯充满种种艰辛,但因为没有像别人那样轻易地放弃,一路坚持了下来的孟德芝,年纪轻轻就成为绣厂的骨干。

  1980年,她参与绣制了巨幅蜀绣《芙蓉鲤鱼》,这幅作品采用的绣制手法,正是蜀绣中最为精绝的双面异色异形绣。它以净色的轻缎或尼龙纱作“纸”,特殊加工的线为“墨”,绣花针为“笔”,一面为花鸟,一面为人物。色彩、图案、针法,皆不相同。绣花针在一层纱上挑,既不能挑多了,刺穿另一面。又不能挑少了,让绣图粗劣而无法成型。为了这幅大型作品,孟德芝经常熬夜加点,下班后时常感到双手疼痛,双眼模糊……但令她和同事们感到振奋的是,《芙蓉鲤鱼》最终通过验收,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

  下岗经商,生意兴旺时重做“绣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蜀绣开始走下坡路,耗费心力的精美绣品,一时间竟没了销路,于是很多人离开蜀绣厂。在生活的压力下,孟德芝也下海经商,通过朋友在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找了一个摊位,干起了批发牛仔裤的生意。尽管一脚踏进了“商海”,她却还是割舍不下蜀绣,难以丢弃每天在绣布上飞针走线的习惯,于是每天晚上回到家,孟德芝仍会埋头绣制新作品。

  正当生意日渐兴旺时,当年的成都蜀绣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找到孟德芝,劝她回厂继续做绣工。思前想后,放不下蜀绣的她把荷花池的铺面关了,回厂继续当起了“绣娘”。但因经营不善,加上人工刺绣受廉价工业品的冲击,苦苦支撑到2005年,成都蜀绣厂倒闭了,厂领导和所有员工全部被买断工龄。四川唯一的蜀绣厂关了门,原本担任厂工会主席的孟德芝,一夜之间也成了下岗工人。

  为了找到出路,孟德芝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求职方向,年过不惑的人很难再找到其他行业的工作,于是她决定继续做蜀绣。2005年底,44岁的孟德芝租下一间小门面,招收愿意学习蜀绣的学生。

  “开始只有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来学,学费500元包教会。我的门店每月还要交220元房租,所以收入微薄。”孟德芝说,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说成都市金牛区在扶持文化创业项目,就拿着自己的作品向有关部门四处推介。看了孟德芝技艺精绝的蜀绣作品,并得知其绣品早已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后,区政府扶持她成立了一家蜀绣工作室。

  2006年6月,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开幕,孟德芝和学生在现场绣制作品《太阳神鸟》,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并与各地客商签订了第一批大订单。

  第二年,在招商部的邀请下,孟德芝将工作室搬到了一个巨大的玻璃房中,16位绣工连续工作7个月,绣制出一幅面积55平方米的老成都地图,首次拉近了蜀绣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

  精湛的技艺,加上政府的支持和游客的喜爱,使孟德芝的工作室“鸟枪换炮”变成蜀绣公司,并很快发展起来。不少以前蜀绣厂的老同事也纷纷加入进来,重新拿起绣针干起了老本行。从当初没有一分钱积蓄,到后来买车买房开公司,孟德芝的人生轨迹因蜀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重在传承,年赚千万不满足

  在努力做大公司的同时,孟德芝从未忽视对蜀绣技艺的传承。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汉代以前,举国上下的织品真正意义上的刺绣只有蜀绣,达官贵人的衣着织锦丝帛必须‘加五采之巧,施针缕之饰’方显得珍贵。芙蓉城里从来不缺少荣华锦绣。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锦市、四月蚕市。天府之城地广物丰,蜀地先民温饱有余,对极美之物心生恋慕。到了清朝中叶,蜀绣终成行业,成都满城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人数达四五千人之多。”孟德芝曾撰文广招弟子。

  由于辛苦、枯燥,又挣不到钱,孟德芝前前后后招收的近90个学生中,最终坚持下来的仅有10人。无奈之际,孟德芝又想到与职业院校联合,开设了蜀绣课程,以此让更多人掌握这门技术。课程不仅仅是蜀绣,还要配合绘画、礼仪等相关知识,拓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于是,仅有高中学历的她,凭借数十年磨一“针”的精湛绝技,很快成为成都纺织专科学院等一批职业院校的客座教授。

  名气渐大后,孟德芝公司的蜀绣作品变得供不应求,求货者都要预下订单。生意做多了,这位匠心绣娘也摸出些套路来,有时她完成了订单,就问问对方是不是着急要货,如果不急就先放在自己公司的展厅里,“这样我的展厅也显得漂亮。如果有人愿意出更高价,我可以转卖给别人,升值的部分返还给一开始的订货主,之后我可以再给他另绣一幅,三全其美。

  通过几年努力,孟德芝先后在成都文殊坊、黄忠社区、郫县团结镇和绵竹成立了4个蜀绣基地。她时常去海外考察和参展,每一次都能带回不少订单。在蜀绣基地大力培养学生的同时,还能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源源不断地绣制蜀绣精品。孟德芝不仅发掘了蜀绣继承人,也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2011年,孟德芝的一幅蜀绣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卖出了18万元高价。该绣品绣制了数月,工艺精美之极,人物、动作极为传神。同年,她当选为四川蜀绣”非遗“传承人。发展到2013年,她的蜀绣订单竟排到了2016年。在孟德芝分布在全国的12个蜀绣店铺里,各式各样的蜀绣作品分为收藏级和高、中、低四档,价格也从几十万元到几百、几十元不等。

  蜀绣的一针一线,半点马虎不得。最普通的绣作,耗上一天的时光,长宽也不过绣了10cm,更不要说一幅优秀的原创作品。孟德芝的大型作品《秋色高原》,长7.5米,高3.4米,2013年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与苏绣、粤绣、湘绣一起,作为四大名绣的代表之作,接受世界的瞩目。这幅作品,是孟德芝带领34名有着十余年刺绣经验的绣工,耗时109天,日夜赶工绣制出来的。能先后将自己的两幅绣品挂进人民大会堂,孟德芝十分骄傲!

  2016年,从国外参展回国的她又接受百度邀请,在百度首页上创作了第一个”绣“出来的作品--七夕节的LOGO。圆形的锦缎作为背景,牛郎织女相偎相依,一根红线从两人手中穿过,终点系在绣花针上,穿入圆形的布帛。云雾缭绕间,竟是浓淡相宜,形神具备。而这小小的图案,仔细算来竟用了45种针法,耗费了35000针。其复杂的程度,不逊于大型作品。发展到2017年4月,孟德芝的蜀绣公司已经拥有30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60、70后,也有80、90后。尤其是近两年通过与国际服装大牌合作,推出了高端蜀绣时装后,公司年盈利已超过1000万元!但孟德芝并不满足于现状,她的理想是建立一座蜀绣博物馆,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蜀绣服饰品牌

  微信搜索公众号[cyw993],关注[创鱼网],了解更多创业信息!

  孟德芝:下岗女工变刺绣大师年赚千万
  网址: https://www.82203.com

地摊创业网

创业经验,创业项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摊库
添加方式: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添加朋友,搜微信号:ditanku
3、搜公众号,搜微信号:地摊库
联系QQ:1055335110 投稿信箱:1055335110@qq.com

【孟德芝:下岗女工变刺绣大师年赚千万_...】分享网址:https://www.82203.com/cy/show-5659.html
分享收藏:  创业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  打印 [ 百度收录 ] 关键字:小本创业 创业项目 创业 

更多资讯

创业故事»同类孟德芝:下岗女工变刺绣大师年赚千万_农村创业小项目创业
• 淘宝代运营靠谱吗?小 • 3000盒自热盒饭大单让 • 梨子有些什么品种?梨
• 无抵押小额贷款是真的 • 黑木耳的主要营养价值 • 人参药酒的三种泡法_
• 实体经济为什么不景气 • 大麦在几月份成熟?大 • 最全的约炮防骗秘籍,
• 大闸蟹名字的来历和养 • 电信诈骗十大手段全程 • 我为什么建议你留在一
• 桔子几月份成熟上市? • 警惕空头支票诈骗,款 • 低门槛的抓娃娃机会是
• 苜蓿种子多少钱一斤? • 顾客流失的原因和怎样 • 双十一红包赶紧抢?双
• 好公司为什么会倒闭? • 张一鸣:我遇到的优秀 • 段永平:为什么他会成
• 连创3家上市公司的陆 • 李延荣:在章丘养10亿 • 56个从暴富、爆赚到破
• 马英尧:打工仔的县城 • 高瓴资本张磊:主流“ • 李世民种植大棚蔬菜年
• 孟德芝:下岗女工变刺 • 那些一夜暴富,然后巨 • 奥瑞金关玉香:退休女
• 如何有效地学习贝索斯 • 袁红超和丈夫杨彬:大 • 罗志名:返乡创业赚钱
• 在小县城做什么好?看6 • 2015最新大学生“村官 • 赵晋辉:会员模式助星
• 汽车修理厂老板中套赔 • 刘禹圻:光头老板娘的 • 胡润80后富豪榜首富张
• 何富松的水蛭养殖场, • 曾西和:木桶饭里觅商 • 关明珠:清华女生休学
• 小蓝单车死了!创始人 • 中国企业家有多累,你 • 币安赵长鹏:从码农变
• 中国企业家有多累,你 • 币安赵长鹏:从码农变 • 小蓝单车死了!创始人
• 关明珠:清华女生休学 • 曾西和:木桶饭里觅商

新闻视频

 
 
更多..分类浏览
更多..行业资讯

2022淘宝520活动几号到几号

推荐图文
3000盒自热盒饭大单让你日赚1万2?老板娘识破骗局_农村创业小项目 黑木耳的主要营养价值_农村创业小项目
实体经济为什么不景气?_农村创业小项目 我为什么建议你留在一线城市_农村创业小项目
推荐创业
最新文章
广


网站首页 | 网站政策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内信(0)     新对话(0)
| 返回首页 |QQ1055335110 地摊网微信号: dita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