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眼镜被骗5390元
瞿先生是位于黔江区正阳街道某科技公司的股东,正值年富力强的他计划把公司搞得更加红火,提高收益。
为扩大经营,公司需要找一款集看3D电影、打游戏于一体的HTCVive多功能虚拟现实眼镜进行代理,准备在渝东南销售[创业网:www.cYone.com.cn/]。受公司委托,2016年6月18日,瞿先生在网上发现一家名为“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网页上有本公司需要的产品,随即通过网页上提供的电话,联系到该公司业务员李某。
李某称自己的公司是HTCVive虚拟现实眼镜的中国总代理,与瞿先生互加微信联系,并以确保质量、按时发货、签订电子合同等承诺,竭力介绍推荐产品。
通过沟通,得知公司可以成为黔江对该款产品的总代理后,瞿先生决定先购买一套HTCVive眼镜,查看效果。
双方遂通过微信签订了电子合同,按合同要求,瞿先生用手机银行将5390元购货款打给对方名为“成都盾派商贸有限公司”的对公账户上。细心的瞿先生还查询到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李某,于是也就更放心了。
打款后,瞿先生多次联系要求发货,李某总是以“货还没有到位”等理由搪塞。同年6月23日,当瞿先生再次电话联系时,已无法接通。
怀疑事有蹊跷的瞿先生专程赶到成都,按打款公司留在网页上的地址查找,发现有此地址却无该公司,他这才恍然大悟被骗了,瞿先生马上向黔江警方报案。
虚拟空壳公司行骗
接到报案后,黔江区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以刑侦支队四大队牵头,其他警种配合的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
专案民警首先找到受害人瞿先生详细调查被骗经过,掌握了涉及的“成都盾派商贸有限公司”、“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情况及“卖家”李某的联系信息。专案组根据两家公司网页提供的地址,首先赶赴成都,调查涉及的两家嫌疑公司的资质、法人等情况。
经查,“成都盾派商贸有限公司”系2013年在成都市金牛区注册的专门销售电子配件公司,法人代表正系李某,但该公司已于2016年初停止经营。而“某科技有限公司”只是一个虚拟注册的空壳公司,该公司名称、办公地址均系虚构。
经串并案工作,民警很快发现涉及北京、深圳、上海、云南、江苏等多省市同类案件的作案手法、联系方式、收款地址、收款人及嫌疑人情况基本与本案相符。
民警假装查水表收水费“瓮中捉鳖”
经过6个月的调查,落脚于成都的嫌疑人李某犯罪事实不断被查实。经过摸排调查,民警终于锁定嫌疑人李某住在成都市郫县某小区一出租屋。
1月9日下午1点过,民警换上收水电费人员的服装,背上工具包,乔装打扮进入该栋居民楼。
“屋里有人吗?请开门!”物管人员以查水电费名义敲响了李某租房外的防盗门。
“是哪个?”5分钟后,屋内终于传出一男子的问话。“查水表。物管收水电费的,你有好几个月没有交了,把门开一下嘛!”物管人员机智回答。过了一会,屋内传来脚步声,民警随即做好了准备工作。
“不许动!我们是警察!”防盗门刚一打开,4名便衣民警一拥而入将李某牢牢控制住。
“别人能骗我,我为什么不去骗别人?”
经民警审理查明:23岁的李某系四川省达州人,中专文化,2013年4月,年仅17岁的他便注册成立了成都盾派商贸有限公司,并找人在互联网上制作了公司主页网站,预留了自己的联系电话,主要销售智能手环、VR等电子产品。
据李某交代,2015年3月左右,其从事智能车库生意被骗了10余万元。“别人能骗我,我为什么不去骗别人?加上当时我也没钱了,就产生以次充好销售电子产品从中赚取差价的想法。”李某称用该方式共骗得40000余元。
去年2月,初尝甜头的李某胆子越来越大,认为赚取差价的方式来钱少,便决定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产品销售信息,直接骗取客户货款的方法行骗。
于是,李某停止了原注册公司的经营,另行虚构一个“某科技有限公司”,并找人做成公司网页,以两家公司的名义发布销售智能耳环、VR眼镜等产品信息。
当客户上钩后,他进一步伪造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及之前注册的正规公司电子合同骗取顾客信任,由双方签订电子合同。收到对方用支付宝或银行卡打来的货款后,李某便以“没有到货”等理由搪塞,最后将对方电话拉入黑名单。
“其实我根本没打算给对方发货,也没有产品实物,只是以这种方式骗钱。“李某交代说。
经调查核实,黔江警方共破获李某所作的诈骗案6件,涉案金额达8万余元。
目前,涉嫌诈骗罪的李某被黔江警方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深挖之中。
重庆时报记者崔景印通讯员张建国
开门查水表现实版!他诈骗创业被民警假装查水表“瓮中捉鳖”
网址: https://www.82203.com/Article/Article_4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