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陈先生在出示证件和东莞某生物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书和出货单等证据 东莞时报记者 陈帆 摄
东莞时间网讯 黄克斌听信了电视广告,花了两万多元养殖蜈蚣和蝎子,希望借此在三个月后赚十多万。没想到半年后,养殖情况不理想,这家公司的招商部又搬离了。
经多次协商,该公司最终赔偿黄克斌14000元。
律师提醒市民,电视广告往往夸大投资优点,但对风险少有提示,想投资不熟悉领域的市民应多找专业人士了解后再考虑投资。
信电视广告投资蝎子蜈蚣养殖
今年43岁的黄克斌来自广东普宁,在石龙经营一家饭店。去年7月,黄克斌的妻子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养殖蝎子和蜈蚣致富的广告NCZFJ.COM/,“电视上的人说,三个月就可以回收,一年便可赚十多万。”于是黄克斌来到南城白马黄金一路的东莞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
“整个厂房共有六七百平方米,加上接电话的业务员共有数十人在上班。”黄克斌说考察后他跟这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据合同显示,黄克斌花了12800元的技术费,换来了12组优质杂交种母蝎,三个月后还给公司80公斤的成品蝎,公司将以1100元/公斤的价格进行收购;还花了8800元换来了400条优质母蜈蚣,公司将以3.8元/条的价格收购成品蜈蚣,合同期为一年。
养殖不理想事主放弃养殖求补偿
然而三个月后,蝎子和蜈蚣的养殖并不顺利,很多都没有长大,有一些还夭折了。心急的黄克斌去年年底打电话咨询公司客服,客服让他在一年后再来卖。
前天,担心的黄克斌来到公司,没想到公司大门紧缩,里面空无一人。黄克斌多方打听后发现,该公司搬到了对面二楼的小房间。
“里面只有10多平方米大,只有五六个男人上班。”越想越不对劲的黄克斌决定放弃养殖,并于昨天把蝎子和蜈蚣退回给这家公司(www.82203.com/),希望能退回至少15000元的费用。可该公司只愿给4000多元的补偿,双方争执不下,黄克斌最终报了警。
双方协商后事主获补偿14000元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该公司一名自称姓徐的负责人。他解释,公司并非搬走,而是不再使用原本的招商部。
徐先生表示,该事件是黄克斌违约在先,应按照合同规定扣除30%的费用,且因为有160条母蜈蚣死了,扣除每条22元的费用后,得出大约4000元左右的赔偿结果。“他的违约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种损失,要不可以养殖一年后,再拿过来卖。”
对此,黄克斌则质疑养殖本身的成功率就不高。徐先生则反驳称早已提供技术材料和光碟,有问题应及时致电咨询,双方就补偿问题一直谈不拢。
直至昨晚7点,黄克斌致电本报记者称,对方已退给他14000元,徐先生也口头证实了该赔偿。(陈景彬)
加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创业信息:ditanku
养殖不理想放弃养殖蜈蚣蝎子,获补偿14000
网址: https://www.822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