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2010年03月19日04:43 重庆时报
昨日,西南年夜学,一名同窗在“自助式地摊”前自助购物本报记者 伊永军 摄
老板是个年夜二学生,他说:不为此外,由于信任
这是一个再通俗不外的地摊,卖的是再平常不外的物件:
5角钱一包的纸巾、1元钱一个的热壶盖、5元钱一个的固体芬芳器……
而它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摊:
孤零零地盘踞着年夜黉舍园内一块“巴掌年夜”的处所,没有喧哗的叫卖声,更没有摊主那守护的身影……
没摊主 这摆的什么地摊?
从3月14日开端,西南年夜学内到橘园食堂打饭或是途经那边的同窗就会发明一个奇异的现象:在食堂门口摆了一个地摊,2米多长,1米来宽。上面堆放着纸巾、防虫丸、创可贴、过时杂志等各类同窗们日常生涯中经常会用到的各类小物件。每件商品上面标注有价钱。
仅从地摊的范围和设置装备摆设来看,可以说再通俗不外了,毫无特点可言。可是,每当有同窗颠末这里,几乎都要立足不雅看一番。如斯吸惹人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它比此外摊位多了某样闪光的工具,恰好相反,是由于它比我们日常平凡司空见惯的摊位少了一样最主要的设置装备摆设——摊主。
有通告 盼望情势获得支撑
没有人关照,天然也就少了老板的吆喝叫卖声。可是,立在地摊旁边的那张通告,从现场的后果来看,的确就是活告白,似乎比真人的吆喝还管用得多,良多人被这张通告所吸引。
只告知示上写着:“自助式地摊:在有名的水城威尼斯,有一条‘无人街’,所有的店肆均无人把守,顾客可依据标价自行付款,并自行找零……今天我们把‘无人售货地摊’引进西南年夜学,盼望这种新奇的情势可以或许获得大师的支撑。”通告的最后留有一个手机号码。
命运若何 再开一家
这个地摊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从现场看,同窗们有看热烈围不雅的,有细心遴选盘算购置的。
可是买主真的能如摊主所愿,自发地把购物款放进,或是如数放进阿谁绿色的小桶——钱罐中吗……
无独占偶,昨全国午,当记者行至离橘园食堂年夜约300多米远的桃园学生宿舍区时,看到路边也摆了一个相似的地摊,地摊上的货色年夜同小异,通告内容也千篇一律。看后面留的德律风,显然是统一人所为。
摊主到底是谁?
是一个年夜二学生 刚创业5天
我们拨通了德律风,获知对朴直是这两个地摊的摊主——散文涛。十分钟后,散文涛呈现了:身高1.7米,体魄硬朗,言谈举止显得精明老练。他本年23岁,是西南年夜学免费师范生,此刻体育学院体育教导专业读年夜二。老家在湖北十堰。
散文涛说,他的怙恃都是农人,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家道较贫苦。为了供他们念书,怙恃省吃俭用。所以,上了年夜学后,散文涛就几乎没有再向家里要过钱,靠勤工俭学赡养本身。
散文涛坦承,摆地摊实在是从上周日(3月14日)才开端的,刚摆了5天。开初只是在橘园食堂门口摆了一个,几全国来,发明生意还不错,就于昨天又在桃园学生宿舍区的路边开了家“分店”。 散文涛说,假如经营情形好,还将在校园里再开几家。
故事背后本来还有更多的故事》
他说:开张第一天只敢投50多元商品
散文涛说,他课程严重,不克不及不时守着地摊。一次偶尔的机遇,他从一本书上懂得到威尼斯的那条“无人街”,突发灵感,决议在校园里测验考试一下。于是,他从批发市场批发来各类生涯进修用品。开初,贰心里也没底,担忧有人拿商品不放钱,或直接把钱罐中的钱全拿走。最后落个竹篮吊水一场空。是以,摆摊的第一天,他没敢多投放,只摆了总价50多元的商品。贰心想:“最坏的盘算,就是赔50多元钱嘛!”
他说:钱没少,还多了3角,此刻我不怕了
摆摊第一天,他是在七上八下中渡过的。薄暮7点摆布往收摊时,“不测”地发明,卖出往的货和收到的钱一分也不差。这一天,他纯挣了12元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陆续加年夜投进,今朝每个摊位上天天都能包管总价100多元钱的商品。而且摊位上还多了一个留言簿,买主可在上面写下想要的工具,以及对证量和价钱有什么看法。散文涛会依据上面反馈的内容,鄙人一次进货时进行响应的调剂。
“刚开端我确切很怕,但此刻我不怕了,不为此外,由于我信任你。”散文涛说,有一天摆摊,成果还多了3角钱。
记者手记》
哥摆的不是地摊,是“诚信”
散文涛最初也许只是把摆地摊当成转变本身命运的一个契机或跳板——“哥摆的不是地摊,是命运。”而当他每一天收摊后,在本身睡房中七上八下地清算查对着手里那一张张零钞,直至惊喜地发明,竟然一分不少时,我想,此时的他觉得无比的幸福,而这份幸福尽不是来自于他又开了一家分店,天天又多赚了十几元钱。而是深入贯通到:转变命运的要害是以诚相待,脚踏实地,本天职分做人——“哥摆的不是地摊,是‘诚信’。”看似分歧,实则相通。命运即诚信,诚信即命运。而这份做人的事理,是几多金钱也换不来的。本报记者 伊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