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起源
在义乌小商品城有6.2万个商铺的老板是义乌人经商文化的代表。义乌人在很早前就已经开始经商了,在宋代的时候,货郎以地方特产红糖和手工艺品拿到外面去交换营生。清代的时候货郎经常亲结邻,结成一个“敲糖帮” ,肩担“糖担”,手摇拨浪鼓,用本地的特产红糖熬制成糖饼去外地走街串巷换取商品。
在肩挑红糖外出换取商品的同时,义乌人顺便也挑上针线、拉链等小商品用于交换,这样的情形仍然存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义乌自发形成了地方性的小百货交易批发市场。
正是由于义乌人善于经商,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外贸形势面临挑战,但是义乌的外贸出口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里60%以上都是面向出口,商品辐射215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全球20强海运企业中的19家企业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境外企业驻义办事处2960多家,常驻外商1.3万余名。联合国难民署、外交部等机构均在义乌建立了采购信息中心。
现在,义乌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在这里汇集了各界各业的精英,世界各地的小语种翻译在这里都能找到。比如,在四星级酒店海洋酒店吃早餐的时候,餐厅里一半以上都是外国人。世界各国的商人在此经商,饮食也已经全球化了,像韩国料理、中东的伊斯兰清真饭馆等等随处可见。总之,只要是你想吃的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这里不仅是小商品购物海洋,也是世界各地美食聚集地。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起源








